你好,欢迎来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坐在位置:  首页  >>    农业新闻  >>  热点新闻
长年致力于胭脂鱼繁殖和蓝藻控制技术的创新与开发应用硕士阳清发潜心研究鱼类繁育与水环境保护
来源:金农网    点击数:1474    发布日期:2015-05-13
在上海,已初步掌握胭脂鱼繁育与海水梭鱼池塘控藻技术的“乡土草根”,除了阳清发恐无第二人。现年45岁的阳清发,是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上海能淦水产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近年来,这位小微企业的经营者致力于地产胭脂鱼的人工繁殖、蓝藻资源化利用和池塘面源污染减排等新技术探索,旨在保护胭脂鱼品种资源与水环境,为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做些实事,并干出了点名堂。 
阳清发曾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及市、区级的科研攻关项目,并多次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上摘金夺银。他曾先后获得过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人”及“第三届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新人奖”等荣誉,在相关权威期刊上发表过20多篇专业论文,申请养殖、育种、控藻等方面相关专利26项,授权专利7项,是青浦区第四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所在单位通过全国渔业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上海市示范合作社等资格认定。 
立足胭脂鱼人工繁殖攻关,使其尽早回归上海水域 
我国长江中的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是长江珍稀特有大型经济鱼类,即国家二类保护鱼类。它也是上海淀山湖的重点野生土著品种,其繁育技术曾被列入青浦区“十一五”科技兴农指南目录。有资料显示,近20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河流环境变化以及中下游通江湖泊减少等诸多因素,致使胭脂鱼资源逐年衰退。为了保护与增殖这一珍稀物种,挽救濒危鱼类资源,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曾纷纷对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展开研究,上海也为此做过不少相关工作。 
据阳清发介绍,1959年,上海生物学家郎所、堵南山等前辈曾对淀山湖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并统计出当年共有60属75种鱼类资源。除鲫、鲤、青、草等一般鱼类外,还有胭脂鱼、松江鲈等珍贵鱼类。但到了1988年再次普查时,淀山湖的鱼类已锐减至34属45种,河口鱼类、洄游鱼类以及胭脂鱼等大型鱼类都已基本绝迹。阳清发说,胭脂鱼具有极高的观赏美学价值、生态养殖经济价值及科研价值。2004年,上海曾公开招标“胭脂鱼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并将其列为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课题。近年,上海还将胭脂鱼纳入人工放流珍稀物种,但由于相关技术尚不完善,一直未见本地人工繁殖与苗种规模化培育成功的相关报道,相关技术远未达到资源恢复的要求。2013年,在上海海洋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阳清发催产胭脂鱼产卵获得成功。2014年,在优化技术基础上孵化出鱼苗,获得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初步经验。阳清发说,今年则能收获四批鱼苗,使胭脂鱼繁育技术初步突破。“第一批已能吃大型浮游动物,第二批已平游吃小型浮游动物,第三批刚刚出膜,处于仔鱼静卧期,第四批刚完成人工催产,繁殖鱼苗十多万尾已无悬念。” 
阳清发在项目实施基地开展胭脂鱼养殖迄今已有近十年。他告诉记者,雌性胭脂鱼从出苗到性成熟通常需要8年时间,而雄鱼也要等上六七年才能性成熟。因此,要让胭脂鱼在本土传宗接代绝非易事,防病治病投饵换水等得花不少功夫。人工繁殖时,为增强繁殖群体的基因多样性,他特意将不同年龄的性成熟胭脂鱼亲本进行交叉繁殖,从而避免了近亲繁殖。他掌握了胭脂鱼的越冬培育和强化促熟技术,了解了胭脂鱼的繁殖习性和饵料、水温、物候等相关性,初步明确了在上海地区的人工繁殖时机,初步理清了人工繁殖技术细节,在胭脂鱼的亲本培育、人工授精、孵化、仔鱼培育、鱼种培育上积累了经验。 
阳清发表示,接下来他所在团队还将着手胭脂鱼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在资源恢复和水产品利用上“精耕细作”,全力开发胭脂鱼资源,以构建规模化繁育技术和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储备养殖技术方法,同时申请胭脂鱼养殖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在繁殖和养殖达到一定规模后,使其水到渠成地开发出胭脂鱼的养殖效益,争取让胭脂鱼尽早回归自然环境,为保护、开发胭脂鱼品种资源作贡献。 
潜心池塘蓝藻治理,期待控藻技术尽早能在开放水域得到推广 
2013年绍兴瓜渚湖蓝藻爆发后,阳清发曾花3个多小时,沿1.5平方公里的绍兴瓜渚湖实地徒步调研,了解蓝藻爆发现状,调研蓝藻爆发历史。2014年杭州贴沙河水源保护区蓝藻爆发后,阳清发又深入现场了解相关情况,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主动提供生态控藻解决方案。2015年春节期间,阳清发又与云南滇池管理局对接,拟在滇池适应性试验和示范应用基础上,将蓝藻治理技术向当地八大高原湖泊推广。 
阳清发在生物控藻专业技术领域的研发始于2008年。曾在生物控藻专业技术领域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1项,授权3项,在富营养水体蓝藻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获得上海市和国家创新基金的联合资助。由他所研发的“海水梭鱼池塘控藻技术”项目,能在预防水域蓝藻爆发及减少渔业(池塘蓝藻)面源污染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并有望解决大水面蓝藻泛滥不能治理这一世界性环境科学难题,在养殖池塘、公园和人工湖、湖泊、水库等水源地蓝藻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若在水源地成功应用,则将具有数千亿的蓝藻治理市场空间。 
阳清发介绍说,目前国内外控藻技术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易造成二次污染和残留但见效快的化学法,一类是费时费力成本很高的物理法,还有一类是生物法,但在报道的鲢鳙鱼、罗非鱼等淡水鱼类控藻结果都体现出应用推广的局限性,故都不太令人满意。他所在的研发团队目前正积极争取参与青浦生态区建设的部分相关工作,如金泽水源湖、青西郊野公园面源蓝藻治理等。旨在通过开拓示范点,在开放性水域形成独创的高效控藻技术和资源化利用藻类新模式,推进渔业环保技术在自然水域的控藻净水修复应用。该技术方案在水资源保护区应用可修复提高原水水质,减轻水厂技术升级压力,减少水厂治水成本。
阳清发坦言,尽管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由于公共水域管理部门较多,在目前体制和大环境下,将蓝藻治理技术方案向公共水体开放水域进行示范推广,像他这般“草根”小微企业若想作为第三方获得授权介入,困难重重。他告诉记者,蓝藻控制技术方案已引起市领导的关注,市水务局和相关职能部门正协调应用示范点,控藻技术的应用有望向前推进一步。因而,他迫切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未来能为蓝藻控制示范点的验证与推广应用提供更多支持。
版权所有:@2009-2010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
联系地址: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沪青平公路9390号 邮编:201718
电话:021-59261239 Email:jzhzsxh@163.com
全案策划:莱亚科技      沪ICP备10217316号-1